学者们认为,三峡移民博物馆展出的龙林溪陶瓷支架上雕刻的符号是距今 7000 年前的早期人类文字。 (湖北日报记者何帆摄)湖北日报讯(记者何帆、通讯员周华山、通讯员郝明熙、通讯员史莉)10月25日,在宜昌市秭归县三峡移民博物馆前,数百名群众和文化爱好者摊笔墨,共书写了朱、隈、尧、龙、武八个古字。 和田。温、巴。这些古文字出土于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前的汉字起源,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汉字。柳林溪遗址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坝区三峡被水淹没后被淹没。 20 世纪 60 年代,该遗址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约7000年。 “柳林溪遗址位于长江沿岸的高原地区,地势较低,沉积的土壤中残留着许多古代人类生活的工具和痕迹。”秭归县文物保护局专家周浩说。 1990年代至2000年左右,他多次到六林街遗址进行考察研究。 1998年至1999年,三峡工程没水之前,文物局对柳林溪遗址1325平方米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的文物主要是墓葬和烟灰缸,出土文物主要是石器和陶瓷。现场,1000多件非凡文物(陶瓷支架)震惊了考古界。修复后,100多件较为完整的陶瓷支架上刻有232个符号,为追溯汉字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2022年,刘临西遗址入选“湖北省100件考古新发现”之一。今年,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冯智的新研究表明,这些符号中存在早期人类的文字。目前已发现八个单字:朱、雄、尧、龙、武、田、文、霸。在三峡移民博物馆,记者看到,柳林溪遗址出土的三个陶瓷支架上,常见的文字符号清晰可见。陶瓷托上部刻有八组“五田”。“五”字与甲骨文中的“五”字相同。 “田”字用于甲骨文中。与土的“田”字相同。 “馍”字的写法与甲骨文的句子如出一辙。这一切都说明,7000多年前的中华祖先就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明愿景。王猛 总裁秭归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人表示,三峡移民博物馆展出的柳林溪遗址古文字,凸显了秭归作为最早的汉字诞生地的独特文化地位,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和无限生命力。
“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中的8个单字已被发现。在柳林溪遗址,您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汉字起源。
202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