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干教授(右一)及其团队与接受肾移植的猕猴合影。 (图片提供:报道组)
湖北日报(龙华记者 通讯员 张宇)11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布消息,一只接受猪肾的猴子已存活一年多。这标志着我国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该研究由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干教授团队进行。在转基因猪和猕猴身上进行的异种肾移植实验表明,移植的猪肾功能良好。据报道,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存活一年多的灵长类动物异种移植的国家,为人类人类的生存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解决临床器官短缺问题。
自1999年起,陈刚团队开始探索异种移植领域,并完成了国内首例动物实验。 2019年通过伦理审查后,研究团队利用新型多基因编辑猪继续进行实验研究,但移植肾脏的存活时间很难超过1个月。
严重的免疫排斥是异种移植的主要障碍。面对困境,团队从原因到解决方案进行系统排查,最终找出两个关键问题并取得突破。研究人员发现,在正常条件下饲养的基因编辑猪通常携带巨细胞病毒,这会显着增加排斥反应。为此,研究团队与供应商合作,通过剖腹产、分离纯化、人工繁育等方式,成功饲养出不含特定病原体的“纯化猪”,杜绝了猪传染源。从源头上提出问题。另一个主要挑战在于精确的免疫抑制。种间免疫攻击是复杂且持续的,药物治疗就像“走钢丝”。如果强度不够,就会出现排斥反应;如果太强,就会发生感染。团队创新性地定制了全面的“鸡尾酒”计划,包括术前对免疫低风险猕猴受体进行筛查、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抗CD154抗体为主的联合药物,以及首个体内药物浓度监测方法,以动态精确控制用药剂量。这个“中国计划”在减少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之间取得了重要的平衡。
据报道,每年全球约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而只有约1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器官移植。异种移植是医学界正在探索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器官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猪被认为是理想的捐献者来源,因为它们的器官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类相似,而且伦理争议较少。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移植科主任王长喜教授表示:“这一革命性突破对于我国在这一前沿医学领域获得技术优势、提高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这为我国猪肾移植提供了系统、精准、动态的多环节方案。”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肾移植分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教授田普顺教授表示。克大学。
“对于没有可用器官的绝症患者来说,异种移植是延长生命的一线希望。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真正解决器官短缺”这一全球性问题。陈刚表示,团队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这项技术推广到临床。
日本异种器官移植带来新进展:猕猴“长出来”的猪肾存活一年多
2025-11-21
